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范旭光)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在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西宁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研究,积极构建“1123”大思政格局,改进思政育人方式,认真谱写西宁教育思政育人“协同曲” ,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广思政专项课题研究成果,加强校际间交流,发挥“市—区县—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三级辐射引领作用,5月20—21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暨思政专项课题成果”交流展评活动在西宁七中文博校区隆重举行,青海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课题主研人员、指导专家、教育局领导、西宁市百名优秀教科研训培养人才、西宁地区各学校校长、教研室主任、思政学科教师等500余人参会。

6f149d8199de9b29eb4f6f9fd09c2648.jpg

此次课题成果展评活动分为主题沙龙、现场展评。主题沙龙由思政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的学校代表和现场青海省教科所王娜教授、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吴登文副主任、哈薇教授、西宁市教科院王燕萍教授等作客专家就中小学课题规范、科学、专业研究策略进行了深度交流,充分体现西宁市教科院课题项目研究室多年来形成“管理服务、引领指导、协同研究”的主持人、教研员、课题主研人员三级协同的立体化模式。课题研究成果展评流程分为成果分享、专家提问和现场答辩,成果分享主要是通过展板和围绕2019年度西宁市思政专项课题获准结题的研究成果精华部分进行。集中展现了西宁市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为西宁市优秀思政专项课题提供了展示平台。

d6c0893e5266e285375382c9ad8aab51.jpg

在成果展评中,阳光小学 “一年级开笔礼”、东关大街小学的“红色文化构建幸福教育”、晓泉小学的“学生养成教育”课例、古城台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大通东峡民族中学“传统节日活动设计”等案例既生动活泼又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19项展评的课题成果通过激烈比拼,最终评出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 

“这一次这种交流展示在西宁市可以说是第一次,给我们一种很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想回去以后把各个学校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到我们学校当中,把我们的思政工作融入到我们的德育工作当中。”西宁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长薛生祥表示。

badace5c00e91b55738a3f3fa27e1bdc.jpg

“从这些优秀的成果中,我们不仅能领略各校不同的特色文化,而且能借鉴他们的课题研究思维方式,很有意义。”西宁市城东区晓泉小学汪晓惠校长表示。

西宁市教科院高中教研室主任李国红表示“今天这个课题成果的展示交流会,把我们前期课题研究与思政工作方面、课堂教学方面研究的成果,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展示出来。我觉得我们思政工作也是做的比较务实有效,也希望后期能够有更多的这样的平台提供给老师们,让老师们在这样的平台当中交流学习成长的更快。”

近年来,西宁教育科研课题紧紧围绕“立项落实供给,管理走向规范、培训走向1+n菜单服务系统,成果注重实效”的方针,聚焦教育教学突出问题,狠抓过程管理,不断培育优秀教科研成果,教育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c7f475204858867f7b9732a749a27e63.jpg

举办此次活动目的是为展示西宁市思政理论课实践化研究情况,切实发挥西宁市课题研究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教育局中教科闫到川科长指出思政教育工作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他强调思政学科教师要学会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实际,大力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形成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塑造人的“大思政”体系,大力推动完善以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课程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各环节、各领域、各方面。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