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范旭光)西宁市本轮新冠疫情发生后,特别是西宁主城区进入“静态管理”状态后,青海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迅速组建一支由多名志愿者与三辆持通行证车辆组成的爱心车队,从4月18日起,已经帮助主城区上百名残疾人解决重大特殊需求,被广大残疾人赞为“生命摆渡人”。

60931c1cfe2b2c69395598c0308e4f33.jpg

西宁市城东区八一路青海民族大学教职工住宅区有位85岁老人,因为身患类风湿,不能行走,因为没有及时打针,疼痛难忍,靠吃止疼药苦捱,发出求助信息后,被迅速“派单”,在志愿者帮助下,这位老人最终被送到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得到了及时救治,打了针,取了药,老人的笑容也回来了:“我真心谢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孕妇过了产检的日子忽然晕倒,癌症晚期病人急需进医院化疗,尿毒症患者等待透析,精神障碍残疾人“救命药”没了……每个诉求通过基层残疾人工作微信群发过来的时候,都像吹响了一场战斗号角。因为残疾人的种种不便,沟通方式有时候是夹杂方言的一长串语音,有时则是甩过来一段莫名其妙的文字(拼错的词语或者谐音字),有时候则需要懂手语的志愿者视频打手语。志愿者首先要了解求助者具体诉求和位置,就相关区域的通行政策进行快速梳理,迅速在脑海中构建起最便捷的路线,然后就具体诉求与当事人进行沟通。

63de64b7df21fa13860e45b500f2143a.jpg

志愿者米文婷说,因为申请到三张通行证,所以基金会协调了三辆车状况好、可载乘员多的汽车,迅速对车辆进行消毒,并对执行任务的志愿者进行穿脱防护服培训和实操演练,确保将每一个环节的传播风险降至最低。

志愿者马永晟、董思妤说,残疾人发出的每一个诉求在得到确认后,将会“派单”给最近的志愿者,然后对诉求进行逐步解决,“比如这个单,残疾人急需一种特殊药品,愿意自费,那可能会简便一些。但有的人经济上并不宽裕,需要拿身份证、医保卡去指定医院开处方,而有的药品又属于管制类药品,那就需要我们做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最紧急的一单,是那名晕倒在马路边的孕妇,既惊险又紧张,好在及时把这位妈妈送进了产房,那一刻我们忘记了所有的疲惫和烦恼,觉得做的这些事,真值!”

11d7dd8f7844237d381ac42e137823b4.jpg

志愿者崔振富说,志愿团队有一个高效运转的后方保障小组。对志愿者和服务车辆进行保障,同时对残疾人的各种诉求进行梳理,比方说生活物资需求和药品需求。小小一粒耳蜗专用电池和助听器配件,对健全人来说甚至不知为何物,但急需用到的残疾人,可能已经很着急了。有人肢体不便,需要协助采购生活物资,可能跟进以后,求助人的真实想法是想要免费物资,那只好转交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志愿者李佺、肖波说,每天都累到不想说话,但是每接到一单,就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去执行,每个求助后面,都一个残疾人在苦苦支撑,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青海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陈谨说,志愿者们苦中作乐,一个白饼蘸着酸奶吃就是优质午餐。服务到第三天,大家期待单数“破百”。实际派单超过了100单,但一例求助人撤回了求助诉求,还有一例已自行解决,实际上服务的单数又不够一百了。当时那一刻,大家都还有些郁闷,不过两小时后,实执行的“单数”就到了102,大家在疲惫中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277f340a13b013565034a7cf2a83d9e8.jpg

青海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张杨说,全城静态管理当天,爱心车队就服务了三十多单。当晚,志愿者和保障团队不顾疲惫,对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和会商,对全流程进行再优化,确保高效运转,确保不发生二次感染。

张杨说,疫情当前,残疾人因为身体障碍,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弱于健全人,普通人眼中的一个小小门槛,对残疾群体来说,有可能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志愿者团体耐心对待每一个求助,认真服务好每一例“派单”,为一个又一个生命撑起希望。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