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6月10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青海这十年”海西州专场新闻发布会。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乔亚群就海西州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作发布。

00934631f4692706c3436431d2e47766.jpg

十年来,海西州全面实现“十二五”“十三五”目标,顺利开启“十四五”规划,在生态环保、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走出了一条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持续改善、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海西州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70.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13.78亿元,人均突破15万元。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这十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全面遏制,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深入实施“生态立州”战略,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出台《海西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海西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和政策举措,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工作体系,初步搭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奋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公益林造林、防沙治沙、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完成国土绿化人工造林138.77万亩、封山育林(草)283万亩、森林抚育54.79万亩,退化草原治理1137.38万亩,沙化土地治理630.38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1%,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海西州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完成城镇绿化11.31万亩,累计建成高原美丽城镇12个、高原美丽乡村39个,建成各类厕所7196座,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实现全覆盖,公众生态满意度达到91.26%,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根植人心,祖国聚宝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工业经济稳中提质

这十年,锚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下气力延链补链强链,构建了以盐湖化工产业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煤化工、金属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特色生物等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循环型产业体系。工业用水重复率提升至78%,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43%,主要矿产资源产出率提高到每吨1715元,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向更少消耗、更大产出、更低排放迈进。立足海西实际,把稳工业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4户,比2012年增加113户,规上工业增加值较2012年增长51.5%。着眼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立足产业基础,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形成850万吨氯化钾、500万吨纯碱、10万吨金属镁、17万吨氢氧化镁、10.7万吨碳酸锂、1万吨氯化锂、1000吨金属锂等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布局落地一批重大项目,西台钾锂硼综合开发、金属镁一体化、聚之源6000吨高端六氟磷酸锂(一期)、国源化工13.5万吨氯酸盐(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工程、盐湖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互联网+协同制造”服务支撑平台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融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第一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架构顺利实现,新能源产业装机总规模达到1163万千瓦,占海西州电力总装机的92.9%,70户规上新能源企业发电量达119.9亿千瓦时,占规上工业企业发电量的83.8%。新能源产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3.8倍,年均增长16.2%。

农牧业发生绿色变革

这十年,立足海西“净空、净水、净土和土壤富硒”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累计认证绿色产品269个、有机产品119个,分别占青海省的40%、26.4%,均位居青海省首位。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产品9个。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122.5万亩,认证有机牧场242.5万亩、绿色有机枸杞26万亩。建成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4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农畜产品质量合格率100%。发布“神奇柴达木”海西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启动特色农畜产品“三地百柜”建设,“柴达木枸杞”品牌价值达92.5亿元,有机枸杞获得中欧互认。坚持把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着力推动农牧业现代化,全力确保粮食安全,海西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21年达到67.38亿元,是2012年的2.5倍,粮食、油料、枸杞、蔬菜播种总面积由2012年的65.68万亩增加到86.56万亩,粮食年产量达到9万吨,枸杞年产量达到8.83万吨。

文旅事业蓬勃发展

这十年,着力推进旅游景区、旅游线路建设,天空壹号成功创建4A级景区,茶卡盐湖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持续打造青甘线、青藏线、柴达木环线等十余条精品旅游路线,并带动形成了水上雅丹、雪山温泉、翡翠湖、哈拉湖等一大批网红旅游圣地。依托海西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有的产业优势、多样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持续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柴达木自驾车营地、察尔汗盐湖开发建设、织合玛摄影小镇、格尔木昆仑山大峡谷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丰富和创新文旅产品,建设了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度假区,打造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和街区、公共文化场馆、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点。将军楼主题公园成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红色旅游景区,莫河驼场进入国家重点乡村旅游村名录,热水墓群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7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完善海西州旅游基础设施,实施了一批游客服务中心、汽车旅馆、绿色驿站、重点景区服务设施和改造升级等旅游配套项目,开展景区环卫设施建设、厕所革命、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海西州上下正着眼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围绕构建“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块”旅游发展格局,在更高的起点上培育全域旅游、全景旅游、全季旅游,“祖国聚宝盆·神奇柴达木”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2021年旅游人数达到1446.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17.8%;旅游收入达到76.23亿元,比2012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22.8%。

改革开放蹄疾步稳

这十年,坚持向改革要活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及时完善促进经济发展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系列政策举措,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农牧区、财税、投融资等改革成效明显,“三权分置”改革稳步实施,党政机构改革圆满完成,公立医院改革获得国务院通报表彰,茫崖、冷湖合并设立茫崖市。坚持向开放要空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格尔木青藏国际陆港加快建设,格敦、格库铁路全线运营,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积极推动与浙江省、国家部委、央企对口援建工作,大规模开展招商引资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世界钾肥钾盐大会、光热大会等一系列大型节会活动。坚持向创新要动力,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特级高纯烧结镁砂、盐湖提锂等关键技术国际领先,大规模光热发电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冷湖“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盐湖股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管理平台入选国家示范试点项目,乌兰县获批国家科技部首批创新型县(市),祖国“聚宝盆”正在由资源型发展模式向“资源+创新”两翼齐飞加快转变。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这十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扩大民生支出,2021年民生支出达120亿元,占总支出的8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21252元提高至2021年的38819元,比青海省平均水平高10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916元提高至2021年的17590元,比青海省平均水平高3986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2年的2.68:1缩小为2.21:1,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牢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超过200亿元,率先在“三区三州”实现全域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着力做好“业教保医”事业,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民生保障网越织越牢。出台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政策举措,2021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7%,比2012年回落0.56个百分点。完成涉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双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学校建设,建成海西州高级中学,成立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青海省通过全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验收,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走在青海省前列,高考本科上线率67.35%。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5.27万人,比2012年增加6.7万人。推动区域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和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医共体建设全覆盖。新冠疫苗全人群全程接种率居青海省第一,医疗保险提标扩面,健康海西行动扎实推进。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及乡村基础设施振兴等工程,297个行政村农村公路通畅率100%,海西州农村公路优良率75%以上。市(县、行委)、乡镇实现4G网络全覆盖,建成5G基站622座,互联网普及率111.2%、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102.3%。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这十年,扎实开展爱国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理等工作,“法治海西”“平安海西”成效显著,连续16年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连续两次夺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焕发新活力,格尔木、德令哈分别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和五连冠。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现州县乡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建立多元化解机制,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法治化、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守住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