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ac42b5adfcf87018ee5ccf1d2e809.jpg       时代星报青岛讯(记者 李玮)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青岛市2016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全市中医药事业实现快速发展。

      11月26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市中医药管理局专职副局长赵国磊介绍青岛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振兴国医行动开展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赵国磊副局长介绍了我市在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振兴国医行动方面采取的六项举措。

       一是抢抓机遇,扬帆起航,打造中医药发展新高地。围绕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目标,实施优质高端中医药资源供给侧改革,发起中医药“新高地”建设攻势,不断提升中医药为民服务能力。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包括青岛中医研究院、青岛研究生院等板块,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我市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研究院已挂牌成立,泰山学者领衔的20人专家团队已经入驻,并启动了多个研究项目。占地209.6亩、总投资近8亿元、总建筑面积11.35万平米的研究生院项目已经奠基动工。积极争创全省中医区域诊疗中心,青岛市肺病诊疗中心作为全省十大中心之一,已经落户岛城。全市三甲中医医院数量达4家,与深圳并列计划单列市之首。建立了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门诊——杏林苑,引进了包括10名国医大师在内的88位省级以上知名中医药专家。

       二是培根固本,提升能力,补齐基层中医药服务短板。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建成155个国医馆、40个精品国医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到4个。为充分满足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习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迫切需求,我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加快推进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建立青岛市中医药适宜技术“O2O”免费网络培训推广平台,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对象可以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登录学习,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脱产集中培训模式,有效解决了工学矛盾,切实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培训效果。目前,已有近3000人通过该平台自主学习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推广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国率先发布《1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涵盖药物疗法和按摩、敷贴、熏洗等非药物疗法,充分发挥了“简、便、廉、验”中医药技术的优势特色,基层群众的中医药获得感明显增强。

      三是丰富内涵,守正融合,大力弘扬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展“三个十”文化传播活动,遴选出体现中医药智慧、理念与方法的十个成语、十个故事(传说)、十个谚语,在媒体上广泛刊发。建成集就医、研学、旅行于一体的皓博堂中医文化产业园,园区内设中医药博物馆、生活中医化体验中心、中医医院、中医生活化培训基地、中药熬制与配送中心、中药百草园等模块。建成11个中医药特色小镇(街区)、5个中医药旅游基地,打造4条中医旅游路线。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即墨区玫瑰小镇(灵山“花香药谷”)成为岛城两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

       四是发挥优势,传承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经过3年多的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我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我市的差异性中医药医保支付、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中医专家存案、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等4种模式被认定为全国首创,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纳入可复制可推广的经典案例,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指导3家中医医院开展紧密型医(健)共体建设,在3家综合(专科)医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全科化。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办中医试点,鼓励加强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中医规模化、层次化发展。目前,我市已入选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城市,社会办中医医院开业34家。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统一全市服务指南,累计备案中医诊所114个,进一步释放了民间中医活力。在国内率先实施国药坊建设项目,遴选了一批中药房、中药加工室、煎药室等集中设置、能够提供中药调剂、中药炮制、切片、传统剂型等个性化加工、中药煎药、中药文化展示等特色服务、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的国药坊建设项目,有效推动了中医中药的协调发展。

      五是双轮驱动,便民利民,推进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印发了《青岛市中医药特色服务指南(2019年版)》,从全市2293家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疗机构中,遴选出中医药特色较突出的170家医疗机构,面向社会详细介绍了每个机构的基本信息、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中医重点学科、名中医工作室、专病专技门诊、中药院内制剂等特色服务信息,在方便市民获得优质中医药服务的同时,优化了营商环境,推动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坚持生态农业与中医药协调发展,引导开展中药的规范化种植,指导农牧科技企业利用中药替代抗生素饲养“生态猪”,实现年度营销300多万元,相关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坚持“中医药+食品”,管华诗院士团队联合青啤集团,利用现代海洋科技萃取海藻中药精华,成功研发出首款海洋中药健康饮品——王子海藻苏打水。坚持“中医药+养老”,推动公立中医类医院设立老年病科,建成三种模式(中医院在老年公寓内开设老年病房、医院内设立老年护理院、医院养老院两院一体)的6家中医医养结合型医院。引进青岛国金中医养老院等在建大型中医康养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32.4亿元。

      六是写好剧本,搭建平台,唱响中医药国际合作大戏。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成立和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召开为契机,深化中医药领域对外开放,全力构建我市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新平台。与俄罗斯经济特区“莫斯科”科技城建立友好关系,拟在中医药合作办医、中医医养结合、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临床教育、中医药旅游等方面开展合作,并计划在俄罗斯“莫斯科”科技城内设立中医药诊疗中心,为莫斯科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成立了我省首家院校合作的“国际学生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确定了中医适宜技术、中医传统疗法等6个体验项目,接待上合组织国家留学生5批次,有效推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设立中医药体验区,吸引了众多与会中外政要、中外嘉宾、中外志愿者前往体验中医特色服务,在世界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今年10月25日,国务院首次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是全市中医药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抢抓机遇,顺天时、应地利,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改革创新,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我市贯彻到底、落实到位,努力将青岛市打造成为中医药强市。


责任编辑 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