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中国人民大学 河北省雄安新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表示,雄安新区正加快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推动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建设一座心向往之、妙不可言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未来之城。期待和中国人民大学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和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建设,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与雄安新区一道,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高水平建设面向未来的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共建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瞄准科技创新前沿,加快“政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建优建强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共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发力“校地城”联动一体化,共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未来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多领域积极探索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创新实践——
探索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高水平建好面向未来的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机制,打造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以教育链塑造人才链、创新链,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探索打造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建优建强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智慧农业、智慧医学、智慧治理、未来经济等战略性学科领域,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无缝衔接、紧密耦合,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打造校地城联动新高地,大力推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干部人才培训等工作,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上新台阶当先锋、作示范。
签约仪式前,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先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区项目地、雄安规划展示中心,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与河北雄安新区在教育协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元务实合作。中国人民大学自2018年起援助雄安教育,派驻教师扎根人大附小雄安校区,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雄安支教;举办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2024),与雄安新区9个单位、集团开展合作,设立13个科研项目;组织师生到雄安新区开展社会实践,成立雄安新区引才工作站,鼓励优秀毕业生到雄安就业创业,为雄安新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高洪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