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堪比分娩!”这句形容常常用来描述输尿管结石发作时的剧烈疼痛。许多人在经历这场“石头风暴”后,会被医生建议进行一种相对温和的治疗方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那么,这种治疗到底是怎么回事?它真的能“无痛排石”吗?

  一、输尿管结石是什么?

  输尿管结石是指尿液中的矿物质沉积并形成结晶,最终在输尿管内形成的“石头”。由于输尿管狭窄、纤细,一旦结石卡在某处,就会阻碍尿液流动,引发剧烈疼痛和尿路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的单侧腰腹部绞痛,可能向腹股沟、大腿内侧放射;血尿(尿液呈粉红色、红色或棕色);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寒战(提示感染)。

  诱因有哪些:饮水不足,尿液浓缩,矿物质沉积;高盐、高蛋白、高草酸饮食(如菠菜、坚果、可乐等);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久坐不动,尿液流动缓慢;遗传因素,家族有肾结石史的人风险更高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什么?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通过体外设备发射高能冲击波,穿透皮肤和软组织,将体内的结石击碎成小颗粒,使其随尿液排出体外。

  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1.定位结石:医生使用B超或X线定位结石的位置、大小。

  2.发射冲击波:患者平躺在碎石机上,冲击波设备会对准结石位置发射冲击波。

  3.击碎结石:冲击波反复冲击结石,使其逐渐裂解成细小碎片。

  4.排石过程:结石碎片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时间。

  整个过程大约持续30-60分钟,一般无需麻醉,但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不适或酸胀感。

  三、哪些结石适合体外碎石?

  并非所有输尿管结石都适合体外碎石,医生会根据结石大小(一般适用于0.6-2.0cm的输尿管上段或肾盂结石)、位置(上段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效果最佳,中下段结石可能需要其他方法)、硬度(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易碎,胱氨酸结石、磷酸钙结石效果差)以及肾功能是否正常(严重肾积水、感染、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选择)等因素来综合考虑是否采用此方法。

  四、体外碎石后会发生什么?

  碎石后,身体进入关键的“排石之旅”,此过程比碎石本身更为重要。排石期间,可能会经历排石痛(腰腹部胀痛)、血尿(尿液初期可能带血,数天后逐渐消退)以及尿频尿急等症状。为促进排石,应多喝水(每天2500-3000ml),进行跳跃运动(如跳绳、下楼梯),必要时还需药物辅助(如解痉药托特罗定或排石药物坦索罗辛),以帮助结石碎片冲刷排出并扩张输尿管。

  五、体外碎石有哪些风险?

  尽管体外碎石是非侵入性治疗,但并非完全无风险,可能会出现以下并发症:

  1.血尿:轻度血尿常见,但持续性或大量血尿需及时就医。

  2.输尿管堵塞:如果结石碎片过大,可能堵塞输尿管,引发“碎石后梗阻”。

  3.感染:碎石后尿路感染可能加重,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抗感染治疗。

  4.肾损伤:少数情况下,冲击波可能损伤肾组织,导致肾挫伤或血肿。

  当出现疼痛剧烈且不缓解、尿液呈鲜红色或无法排尿、持续高热超过38.5℃、以及严重腹胀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六、体外碎石后,如何防止结石复发?

  为了预防和管理结石,应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通过多喝水来稀释尿液;根据结石类型调整饮食,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避免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尿酸结石患者应减少嘌呤食物和酒精摄入,同时适量摄入钙质;适量运动以促进尿液流动,但碎石后1周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B超,碎石后1个月确认排净情况,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及时发现新结石。

  总结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有效手段,但碎石后排石同样重要,需通过多喝水、运动、药物等方式加速排石进程。预防结石复发需从饮食、饮水、运动、复查等多方面入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因为碎石只是第一步,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远离结石的长久之计。(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张贺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