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星报青海讯(记者 何方 通讯员 范旭光)7月26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

51a063d072df7c86e532ac84c2cdb5fb.jpg

据介绍,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海南州成功获批建设全国第三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青海省以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里程碑,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南州力量,意义重大而深远。

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以“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建设和谐美丽新海南;推进科技创新引领,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四大重点任务和“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大数据与生态经济深度融合应用)、生态文化旅游惠民、科技创新支撑”五大行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主基调,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围绕“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30年将海南州建设成为江河源区生态保护与治理引领区、高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样板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实践创新基地。

据了解,海南藏族自治州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地区比较优势,攻坚克难,稳步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及服务业、大数据信息及时产业等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具备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基础和优势。一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效显著。2009年实施海南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来,加强生态保护、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形成了种草养畜、划区轮牧和有机追溯体系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建成了青海高原同类地区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样板。二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成果丰硕。先后实施了三江源一期二期、封山育林、湿地保护、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以及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治理等重大工程,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各县城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5%以上。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青海湖水域面积比2005年增加463平方公里。近几年,青海省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前列,资源环境潜力指数、环境压力与气候变化指标指数、资源丰裕与生态保护指标指数、绿色投资指标指数均排在全国前列。三是生态产业初见成效。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培育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创建了一批生态畜牧业省级示范社、藏羊高效养殖试点和家庭牧场,传统农牧业向现代生态农牧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建成了全国唯一的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水光风和地热等资源富集,是青海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主力基地,新能源(光伏、风电、光热)装机容量已突破“两个千万千瓦”,占青海省装机容量的69%,累计发电量突破500亿千万时,荣获“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和水光互补发电站”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干热岩资源具有埋藏最浅、温度最高、规模最大、品质最好等特点,被誉为“中国热盆”。青海湖—龙羊峡—贵德生态旅游圈初步形成。四是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科技援青、对口支援等机制,与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外11所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科技合作。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等支持下,攻克了高寒退化草地治理、智慧生态畜牧业、水光互补发电等关键技术难题,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光伏组件种类及系统运行方式最全、容量最大的实证研究基地。“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通过了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建成各级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站)20个。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创新氛围逐步形成。五是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包容。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和基层社会治理“海南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的法治观念普遍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显提升,建立了“五级”管理新模式和“四级”群众服务新体系,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有效提升。

 

责任编辑 子轩